http://e-info.org.tw/node/114854
在福島與輻島之間
文字大小
10 4 Share1
採訪、撰稿:胡慕情;攝影、剪輯:陳慶鍾
2016年3月11日,國道114難得繁忙。來來往往的車輛,必須穿過一個個管制哨口,才能回家。日本政府宣布,東日本311大震重建建設,將在年底告一段落,但災民實際面對的,仍是百廢待舉的景象...
核災發生時,距離福島電廠21km遠的浪江町,輻射值曾飆高到每小時330uSv,政府下令撤離居民,直到2015年下半年,才開放在白天短暫回家收拾。門馬英隆每2個月回來一趟。半年多過去,時間卻像依舊停在2011年3月11日。
福島核災發生時,日本政府發布命令,要求以福島電廠為核心,向外擴散30km的居民,全數離開、到外避難。2014年,日本政府先解除廣野町、川內村和田村市等緊急時刻避難區域的禁令。2015年9月,進一步解除楢葉町的避難指示。
日本政府規劃,將在2017年3月解除居住禁令,福島縣政府正針對輻射劑量較低的地方,規劃建立基礎建設。縣政府強調,困難歸返區只占福島土地面積的2%,福島已經穿越黑暗,走向重生。但政府的說法,卻和居民的感受天差地別。
漁船緩緩入港,停靠在磐城縣小名浜魚市場,下船的漁夫片刻不得閒,頂著冷冽海風和細雨,著手整理漁網,準備下一趟出航。這艘專捕秋刀魚和鯖魚的漁船,是少數在福島災後,還沒有放棄捕撈的船家。因為輻射污染,福島縣從2011年3月15日開始,全面禁止近海漁業作業,直到2012年才逐步開放。被天候和禁捕政策夾擊的漁民,就像在漁網上搶奪下雜魚的海鳥,面臨生存掙扎。
為了振興福島漁業,日本政府從2012年起,針對福島電廠周邊20km外海域,進行漁業捕撈實驗。新鮮水產在捕撈上岸後,俐落分類、裝箱,但這些漁獲無法立刻被老饕享用,得先再經過一次輻射檢驗,才能確定是否流通。儘管如此,消費者依然對福島的食品缺乏信心。
漁業的重建,艱辛漫長,農業復甦也同樣跌跌撞撞。原本住在小高町的三浦廣志,核災發生後和家人分別在東京跟千葉縣避難。但2011年11月,他決定要回到福島務農。由於小高町還不能歸返。他於是決定在相馬郡心新地町落地生根。四年轉眼而過,三浦廣志和這兩公頃大的農地,歷經了許多磨合。除了土質、灌溉用水外,其中最難克服的,還是輻射問題。
「第一年因為荒地含鉀量不足,我的田裡檢測出40貝克的數值,那時不知道實際上代表什麼意義,心裡卻也覺得有疙瘩。從第二年開始,檢測結果,就算以10貝克為基準去測量,是未檢出,更久時間去測量5貝克的基準,也未檢出。這樣就確定可以食用。」
輻射數值不是自然下降的。透過試驗,農民發現如果土中鉀含量不夠,就容易吸收銫,因此福島全域農地,從2011年起,進行土壤改良,三浦廣志還嘗試各種作物,希望找出最不受輻射影響的農產品,此外他也積極進行作物的輻射檢測。
農民在第一線自力檢測,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則進行第二層把關。除了稻米,蔬菜、水果、肉品,也都是檢驗項目。
根據日本政府研究,透過強力水柱沖刷容易殘留在居家排水溝的輻射塵,再把與污水結合的表土剷除,就可以降低空間輻射量。經過多年除污,福島市的空間輻射量,已經從平均最高每小時2.74uSv,逐步降低至0.18uSv。
然而除污後的輻射垃圾,無處可去,絕大多數都被放置在居民家屋旁或農地。截至2015年7月為止,福島災後只有三成農地可以重新恢復耕作。三浦廣志認為,福島的重建與復興,是一場幻想。
多數人選擇離開,為了土地而留下的三浦廣志,顯然是個異數。當原本賴以生存的基礎,無法確保生活安穩,這種兩難,又該怎麼面對?他帶著我們回到新建的家,指著屋頂上的太陽能板說,這就是福島災民的新希望。
鄰近南相馬的飯館村,在核災發生時,全村因超高輻射量被迫撤離,成為無人地帶。但現在有30位村民共同募資,成立飯館電力株式會社,希望憑藉再生能源,打造務農與返鄉的基礎。飯館電力株式會社目前主要以太陽能發電為主,太陽能板架設場地,是向飯館村役所租借而來。靠著賣電過渡重建階段的想法,讓他們找回核災前擁有的尊嚴。
太陽光電是福島災後成長最快的再生能源。但位於福島北方的土湯溫泉,選擇了更適合當地環境的能源來發展。受惠於會津火山帶眷顧,福島市北方的土湯溫泉泉源豐沛,一直是觀光勝地。核災後觀光客銳減,旅館生意一蹶不振。讓土生土長的加藤勝一十分焦慮。
為了重振土湯溫泉,他開始研究地熱發電的可能性。但多數溫泉區都在國家公園,加藤勝一花了三年才突破法律限制,採取可以保護環境、永續資源、只要挖淺井就可以發電的設備,因此背負了6億日幣的開發貸款。
能源改革,在福島災後,成為居民與地方政府的共同意志。這不僅是為了重建,同時還有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意義。福島縣政府表示,震災後,不依賴核電成為重建工作基本理念,推動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是重建主軸。
福島縣能全面朝向再生能源發展,得力於福島災後,日本全體社會,對於脫原發的渴望。龐大民意促使前首相菅直人明確表示,日本必須取消核電在2030年占電力供應53%的計畫,民主黨也決定,2030年要讓日本成為零核社會。為了達到目標,日本政府一面推動節電,並在2011年8月通過「再生能源收購法案」。
同時日本政府也在福島設立了「再生能源發展研究所」,結合產官學資源,使福島成為推動再生能源的先鋒基地。
綠能經濟市場,確實藉由政策鼓勵慢慢開展。不只福島,許多東京市民也成立發電組織,投入發電事業,考慮設置的便利性,以太陽光電的發展最為快速。
福島縣希望在2040年,全縣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根據2015年的資料,現今的達成度是26%。依此目標,預計在2020年達到40%、2030年是60%。但他們的希望,卻因日本能源政策的反覆,而遭到阻礙。
2011年9月,野田佳彥擔任首相,將日本在2030年徹底放棄核電的目標,修正為2040年。隔年7月,宣布重啟福井縣的大飯核電廠,雖然大飯核電廠僅是短暫重啟,卻已引發社會質疑日本政府想要重新擁抱核電。
2012年12月,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多次公開宣示零核電是「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政策」。認為再生能源供電不穩,考量經濟需求,希望未來核電依然是日本主要電力來源。
2015年8月,安倍政府重啟仍有安全爭議,位於鹿兒島的川內核電廠,引發當地居民包圍核電廠抗議,連前首相菅直人也前來聲援,並且公開批評。
然而,目前日本電網的送電能力,跟不上再生能源發展需求,加上恢復核電使用的政策確立,使得電力公司開始以電網負荷不足的意見,拒絕收購再生能源。
2016年4月,日本推動第五波電力自由化,改善電網送電容量,並且允許電力零售化,但長期觀察再生能源發展的環境學者飯田哲也表示,日本在2020年雖會完成送發電分離的形式,而使日本的電力因此有真正的市場競爭,「但因為電力公司還是會以控股公司方式來參與競爭,基本上還是屬於發電公司的集團,所以到底會不會真正的自由競爭,必須看送發電分離實際執行的程度。」
飯田哲也說明,如果要讓電力自由化有助於再生能源推動,除了要確保發送電具有公共性、讓電力結構往小型分散網路的方向前進外,最關鍵的是,必須反映能源的真實發電成本,一個是以課稅的方式,核算核電對環境的影響成本。另外就是要考量福島核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要求它們投保。
福島核災五週年這星期,剛下班的東京街頭,到處可見居民集結抗議。他們高喊「伊方核電廠停止運轉吧!」訴求日本政府和四國電力公司,停止重啟位於愛媛縣,也想利用核廢料發電的伊方核電廠。從千葉縣來抗議的武笠紀子說,反對核電廠重啟的居民,已經好幾次到東京電力總公司前抗議,但東電置之不理。
伊方電廠不是日本第一座重啟的核電廠,除了九州的川內核電廠外,位於福井縣的高浜核電廠也已經重啟。目前日本政府預計重啟的核電廠,雖然都號稱通過安全檢測,但通過過程都有爭議。
311五週年當天,許多民眾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日本政府息事寧人、掩蓋災區依然受害的事實。其中一位小兒科醫師,特別擔心日本孩童的未來:「福島已經將近有200個小孩罹患甲狀腺癌,一切都非常可怕。已經5年了,輻射不但沒有消失,也沒有減少,所以真的很可怕。」
每週五在首相官邸前的抗議行動,從福島災後,持續至今,儘管政府的做法,一直與他們的盼望背道而馳,這些民眾不曾放棄。重複停用核電的呼聲,在暗夜的街頭一再迴響,傳遞到200km外的福島,支持著留在那裡繼續奮鬥的災民。
311五週年當天,福島縣在市區舉辦了祈福晚會,一盞盞燭光,在福島市民廣場前緩緩亮起,串接成一條希望之河,承載當地居民復興福島的渴望。這5年的重建艱辛。未來的路,漫漫長長,但他們相信,撐過暗夜,就可以迎接曙光。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