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 打造宿舍群與水共存的「森林」
文字大小
127 1 Share1
作者:吳佳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啟用位於連贏洲通道(Lien Ying Chow Dr.)與南洋彎(Nanyang Crescent)的教師學生綜合宿舍。轉化原本如臭水溝的水體成為兼具美感、潔淨、蓄洪、生物多樣性的正資產,宿舍群成了與水共存的「森林」,成為休閒生活美麗的一部份。具體實現校園整體計劃的永續發展。建築物是最高等級的白金綠建築,基地本身的水議題處理也獲得 ABC Water Program 的認證。
宿舍所在原屬校園邊陲,緊鄰高速公路交流道與體育場間的一塊大草地,樹籬將之隔開,鮮少引人注目,相對高點的沈澱池位於西南隅,水流切割貫穿基地邊緣,有時是水泥溝渠有時是天然的水岸,低窪處水流停滯,有滋生蚊子之虞。
2008年展開的校園整體規劃,把這塊校地的流水視為永續校園的潛力,而後受委託的日本伊東豐雄建築事務所,也延續這樣思維,建築概念是以「樹的意像」出發,共八座建築物的宿舍群就成了與水共存的「森林」了。
南洋理工大學將自己定位成為全世界最綠的生態校園,目標在2020年減少35%的能源、水以及廢棄物。這座綜合宿舍就得到BCA(新加坡建設局,Building andConstruction Authority)最高白金級的綠建築認證。所有房間都加上隔熱的雙層玻璃,部分樓層還裝有避免太陽直射的遮陽板。除被動式節能外,屋頂上也透過300片太陽能面板,主動生產太陽電能與太陽熱能。
要永續發展,節能減碳決不能停留在建築物而已。不同於傳統工程對基地的「水」總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排出。在歐美行之有年,在亞洲屬於創新的處理方式–尊重固有地形,讓水流成為兼具美感、潔淨、蓄洪、生物多樣性的正資產,需要更多的溝通協調。
尤其是整個工程本來就沒打算花太多錢在「室外空間」,剛開始試算的結果遠遠超過校方預算,讓校方頗無法接受,一度就要喊卡。好在無論是校方或是所有顧問公司都願意多花點心思,在多種方案間評估分析,終於找出最佳解答,成就了這樁美事。
保留下來的沈澱池與新增設的人工濕地、雨水花園及生態池,扮演了部分暴雨管理的角色。宿舍開發及其週邊產生的徑流(run-off),進入一系列的水池,水流速度得以減緩,水中的雜質也透過小石子與水生植物初步的過濾,最終端下水道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這樣的設計得到 PUB(Public Utilities Board,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由於主要事業目的是供水,也被稱為新加坡國家水資源局)的 ABC (Active, Beautiful, Clean)Water Program 認證,ABC Water Program是 PUB 2006年以來極力推動的長期措施,目的是利用草木土石等較柔性的元素來減緩淨化徑流,讓徑流從三面光的水泥通道釋放出來,成為人們休閒生活美麗的一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