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4117
維護「雙北城市之肺」 環團力促淡水河流域躋身國際級濕地
文字大小
60 1 Share1
本報2016年3月2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42個國家重要濕地中,曾文溪口及四草被列為國際級國家重要濕地,這幾年來則有荒野保護協會倡議,將淡水河流域視為完整濕地,並串聯沿岸現有11個國家級重要濕地,爭取以「淡水河‧台北濕地」之名,躋身台灣第三個國際級濕地。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說,淡水河象徵台灣北部文明之河,也是維護雙北生態城市的關鍵,復育濕地恢復豐富的生態相,絕不負國際級濕地之名。
淡水河流域與都會密合鑲嵌 尋找生態城市契機
全台約1/4近1/3的人口生活在淡水河流域,長久來人們利用它,卻忘了它也需要保育維護,對濕地漠不關心,而有「淡水河好像一個老人,血脈淤塞了!」的嘲諷。然而對於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卻是遠大夢想的起點。
「每一個文明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生態豐饒的河流。」他說,淡水河是台灣人口最密集的河川流域,過去經濟、景觀掛帥下,形塑了淡水河現貌,但有無以保育,發展成國際級重要濕地的空間,讓大台北像其他先進國家,成為生態城市?
他形容,這個想法是他以及部分保育夥伴的「夢想」,接近十年的時間,致力於推動生態淡水河,也於2012年底出版《築夢生態淡水河》。
淡水河流域生態資源豐富,河域泥灘地與高灘地多為候鳥冬季過境、其他沼澤類生物之棲地。流域內包含三個自然保留區、一個動物保護區與豐富的沿海濕地。
淡水河流域生態資源豐富。左上:五股濕地;右上:鹿角溪、城林、打鳥埤濕地;左下:新店溪福和橋濕地;右下:竹圍紅樹林。圖片提供:賴榮孝。
依據內政部「淡水河流域濕地復育示範計畫」資料,淡水河流域主要發源於大霸尖山,水域範圍包括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景美溪等;大漢溪與新店溪在江子翠會合後,成為淡水河本流體,流經區域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與基隆市。流經關渡與基隆河匯流後,於淡水鎮油車口注入台灣海峽。
流域內人口集居數達500萬人口以上,與大台北地區居民生活關係密切。主要流域長度約為159公里,流域面積達2726平方公里。
2007年內政部營建署首次公告全台75處重要濕地,其中包括淡水河流域的挖子尾、竹圍、關渡、五股濕地以及華江雁鴨公園入列,2008年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在淡水河畔成立,啟用儀式中發表了「淡水河‧台北濕地白皮書」,透過後續的工作坊,提出成為國際級國家重要濕地的可行性評估,並正式向營建署提報上述濕地連同剛完成的大漢溪濕地廊道串聯成「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並獲營建署2010年肯認。
而今,「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是指包括位於新北市的「台北港北堤濕地」、「 挖子尾濕地」、「淡水河紅樹林濕地」、「五股濕地」、「新海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浮洲人工濕地」、「城林人工濕地」、「鹿角溪人工濕地」,以及位於雙北交界的「關渡濕地」、「大漢新店濕地」,11處共2496公頃濕地。
至於台北市政府多年來也營造關渡、社子島以及華江橋附近區域等淡水河沿岸濕地,賴榮孝舉例,關渡原以鷸鴴科為保護對象,過去台北市政府對濕地並不比新北市重視,現在似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去(2015)年賴榮孝即獲邀向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說明「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成為國際級濕地的願景,獲得台北市政府認同。這個月7日,「台北水環境國際論壇」再度邀請他說明淡水河國際級重要濕地的願景。
台北市政府多年來營造關渡、社子島以及華江橋附近區域等淡水河沿岸濕地。圖為俯瞰關渡自然公園。圖片提供:陳仕泓。
遷徙鳥種加持 嶄露國際級濕地潛力
國際級重要濕地並不是以面積決勝,而是取決於「生物多樣性、自然性、代表性、特殊性及規劃合理性和土地所有權人意願」(濕地保育法第8條)等,而成為國際遷移性物種棲息及保育之重要環境更有加分效果。
「生態淡水河不是一個水利或生態工程,它是一種概念,是教育以及心靈工程。」他強調,雖然大家對淡水河了解有限,但並非只能從經濟利益或維護景觀的角度看待,更迫切的是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在現有規模下,改善既有棲地、水質,沿岸不再增加人為設施,讓淡水河保育發揮濕地生態系淨化水質、調節氣候、文化、教育等服務功能。
他從1985年就自發地在挖仔尾濕地設定觀察點,在五股濕地也觀察12年之久,長期的觀察使得他了解淡水河流域的變化,八里北堤沙灘已成為候鳥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區。他舉荒野保護協會在2012年4月9日至7月25日之間,所進行的25次調查,一共紀錄95巢,238顆蛋;若以同一天調查最多巢位來估計,在挖子尾以及北堤沙灘繁殖的東方環頸鴴超過30對。
賴榮孝1985年就自發地在挖仔尾濕地設定觀察點。圖片提供:賴榮孝。
這幾年黑面琵鷺也持續造訪淡水河。從2011年到2014年每年都記錄到10至40隻不等的黑琵。「當黑面琵鷺這兩年出現淡水河流域濕地之際,我們應有更積極的保育作為,讓我們在淡水河的保育成果相得益彰。」從這些候鳥的訊息透漏了:「淡水河流域濕地現在也許還未構成國際級濕地的條件,但深具潛力!」
他指出,五股濕地和基隆河流域都發現瀕危物種「四斑細蟌」,都代表濕地保育的成效。目前劃設的範圍已經足夠,但須加強沿岸濕地積極棲地復育以及經營管理,包括進行生態評估以及疏伐保護區外的紅樹林。
「和紅樹林比起來,其實淺灘沙地擁有更豐富的生物種類,同時也是水鳥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尤其是雁鴨科和鷸鴴科鳥類喜歡在那裡覓食和棲息。」提到淡水河紅樹林影響候鳥的情形,泥灘沙地面積越來越小,已經影響到水鳥的棲息分布。賴榮孝認為,保護區內的水筆仔紅樹林或許不動它,但園區外則不應漠視,包括關渡、社子島地區紅樹林,至少五年就要疏伐一次,以維持濕地生物的豐富多樣性。
瀕危物種「四斑細蟌」。攝影:賴榮孝 | 東方環頸鴴。攝影:賴榮孝 |
另外,他也建議依據《濕地保育法》進行土地分區管理,核心保育區不要有人為擾動,生態復育區積極復育,至於其他區域範圍已有歷史文化資產、休閒遊憩資源、河濱公園綠地、水岸自行車道等人工設施,則以不增加人工設施為思考,以維護河岸生態觀光資產,有效活絡藍色公路,發展觀光生態旅遊為主。
「淡水河沿岸任何的建設應優先考量生態,以生物多樣性為主流思考,不但淡水河成為第三處國際級重要濕地,也讓東方環頸鴴可以安心繁殖下一代。」賴榮孝說,野生物是保育的最佳指標,而雙北生態城市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