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COP21×女性】優勢?弱勢? 社區媽媽的氣候智慧


【COP21×女性】優勢?弱勢? 社區媽媽的氣候智慧

文字大小
 26  1 Share1 
 
 
作者:張琬琪(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研究員)
CIAT(CC BY-SA 2.0)
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時,相較於男性,女性的脆弱度較高。圖片來源:CIAT(CC BY-SA 2.0)
性別平等,聽起來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但如果將其與自由、民主這類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普世價值作類比的話,不難發現,性別平等就是一種價值觀,而培養這種價值觀的方式,就是學習用性別觀點來解讀社會議題。
舉例來說:因氣候變遷所帶來之天然災害,除了造成人員的傷亡,更影響到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根據聯合國發展署的一份報告指出,受衝擊的程度將依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和其所擁有的權力與資源決定,社經地位越低者,所受之衝擊則越大。
通常,我們的分析就到此為止,然而,如果我們在上述分析中進一步納入性別觀點,你會發現,全球貧窮人口中女性占了70%、全球不識字人口中有2/3是女性;全球女性也只握有全球土地所有權的20%、全球財產的2%!
據此,我們可以推論,以全球普遍的狀況來看,女性的社經地位較男性低,也因此可以合理推斷,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時,相較於男性,女性的脆弱度較高。
承上,如果缺乏性別分析,將使得政策標的描述不夠清晰,降低政策效能;相反的,納入性別分析,將有助於更清楚地描繪出政策標的特徵,協助政策制定者更明確地勾勒出政策的標的為何,並根據該標的制定有效的對策。
女性在氣候變遷中的角色,是永遠的受害者?還是改變的力量?
除了上述的簡單分析外,其實不難找到指出女性受氣候變遷影響之衝擊高於男性的統計分析報告或報導,而使得女性在面對氣候變遷脆弱度較高的具體原因,大約可以下列三項為代表:
  1. 傳統的社會文化制度,無論是對女性人身自由限制,或是女性對家中孩童、老年人的責任等等,都使得女性在遇到緊急天然災害時,無法及時逃生,例如:傳統服飾的不便、必須帶著小孩與老人逃生等;或者根本缺乏逃生的能力,例如:不允許婦女在沒有男性親屬的陪伴下離開家門、不會游泳等。
  2. 缺乏資訊取得的管到,使得女性無法第一時間獲得緊急災害的資訊,錯失逃生的黃金時間。
  3. 資源取得機會不平等,該問題體現在天然災害後的重建工作最為明顯,女性在災前已因為資源不平等分配使得其脆弱度較高,而災後更因為重建資源與資金取得機會的不平等,使得女性回復災前生活的障礙高於男性。
羅列上述現象的主要目的,並非要彰顯女性的受害者形象,相反的,是為了點出如何善用這佔了全世界一半人口的力量?如何將上述這些站在氣候變遷衝擊前線的受害者轉化為改變現況的推動者?要扭轉上述這些現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女性賦權,並促進性別平等。
女性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價值
女性在氣候變遷議題中的價值,簡單來說,可從以下三個層次來看:
1.  女性較關注環境保護議題(個人層次)
聯合國發展署的報告以及我國環保署的統計皆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環保議題較關注;再加上女性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使其對於天然資源的管理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智慧。同時,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女性較常選擇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來因應自然環境的改變。
2.  女性社區動員能力較強(地區層次)
以我國為例,社區媽媽是個很特別的角色,由於扮演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因此長時間待在社區內,關注社區事務,並透過串門子無意間培養了與鄰居們之間的關係,因此,能有效地動員社區;同時也比較明白社區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之影響所需的對策為何。因此聯合國也建議,提高女性進入氣候變遷領域的決策圈,可從地方開始推動。
3. 決策圈的性別多樣性之重要性(中央層次)
提升女性在決策階層的席次,促進決策圈的性別多樣化,更可以藉由不同性別的思維,避免在擬訂政策時出現單一性別決策盲點。
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治理與永續發展中心助理教授Maria Ivanov指出 ,在UNFCCC下的各機構與委員會的女性代表約有36%-41%;然而,各締約國的代表團團長為女性者僅佔33%;又,2014年IPCC報告的作者群中女性只佔1/5;更甚者,IPCC的34位主席、共同主席與副主席中,只有8位是女性。因此,在氣候變遷領域中,女性決策者代表性之不足可見一斑。 
雖然如此,並不代表女性在推動氣候變遷議題上的作為也相對乏善可陳。Maria Ivanov教授羅列了15位氣候變遷領域中的傑出女性,包括:現任UNFCCC秘書長Christina Figueres、世界銀行副總裁Rachel Kyte、美國生技公司Ceres總裁Mindy Lubber、烏干達籍的國際樂施會主席Winnie Byanbyima、前愛爾蘭總理Mary Robinson等等,她們分別為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倡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並推動環境保護的工作,不論是透過公權力或是集會遊行或是投資行為或經營模式,還是透過文學或畫作等藝術媒介。
在我國,則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女性倡議環境保護的最佳範例,她們從一群單純熱血,手中沒有政治與經濟權力的社區媽媽,搖身一變成為我國關注環境保護相關議題的非政府組織模範。
聚焦巴黎峰會,納入性別觀點
綜上,既然說氣候變遷是一包裹在科學問題下的社會問題,那麼我們就勢必得帶著性別觀點來檢視它去過的成因、現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我們該如何因應。   
性別平等在各種社會議題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無法忽視世界上另外一半人口的存在,善用她們的力量可以事半功倍,忽視她們的存在會拖累全人類的發展。因此,就氣候變遷這個攸關全人類生存,並廣泛影響全人類未來福祉的議題,又怎麼能以缺乏性別觀點的角度解讀呢?
因此,今年,當我們聚焦新一代的減碳協議是否夠前瞻、是否具有法律拘束力、是否各排碳大國都有簽署等主流議題外,別忘了同時關注這份協議是否納入性別觀點?抑或只是將「性別平衡 」這樣空泛的字眼形式上的納入某條文中?(回看上篇
UN Women(CC BY-NC-ND 2.0)
在氣候變遷領域中,女性決策者代表性之不足可見一斑。圖片來源:UN Women(CC BY-NC-ND 2.0)
註 1:將此一論點用在國家之間也成立,已開發國家是氣候變遷的始作俑者,然而低度開發國家卻得承受氣候變遷所帶來之最大且最沉重的衝擊。
註 2: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環保政策性別知悉情形比較》
註 3:Maria Ivanova “Paris climate summit: why more women need seats at the table”, November 20, 2015
註 4:在UNFCCC的官方文件中Gender Balance比Gender Equality更常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