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同學們,下水囉! 2015夏天綠島珊瑚礁研習紀行


同學們,下水囉! 2015夏天綠島珊瑚礁研習紀行

文字大小
 157  1 Share1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再回到中研院綠島海洋研究站已是等待東北季風呼呼吹襲的11月。奇怪的是百葉窗外下著傾盆大雨,還打著雷。直感覺到這不是經驗中11月綠島該有的天氣,或許這跟今年聖嬰現象增強有關。只是,心想,與其望著窗外不能出海潛水心生鬱悶,不如就發揮一下文青的本能,把今年夏天在綠島珊瑚礁研習營的令人興奮經驗寫下來,或許可以勾起學員們共同回憶,給我幾個讚也說不定。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對於有興趣探索與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人,珊瑚礁是可以馬上入門的生態系。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幽藍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神秘,只因為我們無法輕易的靠近她。如果沒有戴上呼吸用的水肺,人這種只能在空氣介質呼吸的陸地動物,在短短數秒之內就會因為溺水而亡。就算戴上了水肺,沒有正確的使用知識,在水下也是將自己帶入險境。而在探索海洋的選擇上,熱帶珊瑚礁就是首選。熱帶珊瑚礁水質清澈,透光度高,水溫適中,可使得水中探索的安全度提升。同時珊瑚礁生物多樣性高,五彩繽紛,對於有興趣探索與研究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人,珊瑚礁是可以馬上入門的生態系。 
決定籌辦珊瑚礁生物多樣性與水下調查技術研習營。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決定籌辦珊瑚礁生物多樣性與水下調查技術研習營之後,接下來就是研習會地點的選擇。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之下,綠島就成為上課與野外實習唯一的選擇。綠島的珊瑚礁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屬是屬世界級的優,相對的水域亦也安全,而不管從台灣何處到綠島的交通也都便利。更重要的是中央研究院在綠島籌設的海洋工作站,提供了教學與住宿重要的場所,讓講師與學員在訓練之後能夠有休息恢復體力的地方。
然而,在地點、經費、學員選拔、課程安排都底定之後,最害怕的就是颱風來攪局。就在出發前往綠島進行課程前置作業之前,天外飛來了「天鵝」颱風,在台灣東南部外海遊蕩著,殊不知我的心卻是在取消課程與勇闖綠島間不斷的糾葛,心想這個研習會不會還沒辦成之前就提前game over吧。還好,天上眾神聽到我的哀嚎,終於在學員到達的前一天,讓天鵝快快飛往日本去了。但也因此課程被迫縮短一天,讓原本已壓縮的課程更加緊湊。
這次的學員包括台灣公私立大學二~四年級的學生,經過體適能、學業成績以及研究計畫書等條件的嚴格篩選,挑出15位學員參與十天的海洋生物、生態、潛水醫學生理與海洋環境等學科課程的學習。
學員每天過得緊湊充實訓練的生活。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學員每天過得緊湊充實訓練的生活。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同時每天接受游泳、浮游、浮潛以及空氣水肺等術科的海上實習。課程由早上6:00下水游泳,開始一整天的行程,直到晚上9:30完成室內課程,學員每天過得緊湊充實訓練的生活。
學員包括台灣公私立大學二~四年級的學生,經過體適能、學業成績以及研究計畫書等條件的嚴格篩選。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每一位學員從對海洋生物的陌生、驚嘆到熱情的學習專業珊瑚礁生態的知識,也在綠島炙艷高溫的太陽烘烤之下,學員的膚色從無血的白皙蛻變成健康的古銅,而許多學員在水下調查技術的訓練之後,從恐水轉變成積極的想要潛入海底探索生物多樣性之美。
這次課程也透過學術研究、潛水教練、環境影響評估以及環境保育組織等相關講師的生涯分享,了解經過這樣專業技術研習在日後職場上各種可發展的方向。除了學科與術科的學習之外,經過每一位講師的解說與親身目睹海洋遭受人類活動有意或是無意的破壞,學員更清楚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這十天的課程在學員親自操作珊瑚礁總體檢的水下調查、分析資料、分組腦力激盪研提計畫書以及完成開放水肺潛水與生態調查員證照學(術)科的考試之後,劃下完美句點。
學員親自操作珊瑚礁總體檢的水下調查、分析資料。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學員親自操作珊瑚礁總體檢的水下調查、分析資料。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在揮別綠島南寮碼頭時,看著學員依依不捨的回首道別,有些眼眶泛著淚水、有些急忙拿著手機相摟合影、有些歡喜互留臉書、Line的帳號,期待各奔前程之後能夠繼續聯繫,共同保有那曾經在綠島與台灣珊瑚礁美麗驚艷交流的熱情。
在船笛鳴起離港時,這繫在心頭十天的石頭才放下,與助教群才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對於年過半百,心中總繫著對台灣海洋生物與科學潛水研究人才斷層的我而言,有種在黑暗的隧道中孤行,終於在路的盡頭看到一線光,那是一種知識、技術與熱情傳承的感覺。
更令人興奮的是,原以為這次研習只種下了未來研究海洋生物與海洋保育新生的種子,沒想到過了兩個月後就已有花開了。在這篇稿子完成的同時,從電子信箱中傳來五位學員通過國立大學海洋相關研究所碩士班的甄試,持續的堅持他們的熱情,往海洋生物研究和保育領域前行。
研習結束後,學員們開心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行文至此,整個研習會要能成功順利完成背後有著許多的無名英雄的支持、贊助與協助。最重要的核心教團是由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員同時身兼國際潛水組織資深課程總監何旻杰博士所帶領的助教群。而中央研究院、台灣珊瑚礁學會、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推動中心、行政院海巡署、墾丁國家公園、農委會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東部風景管理處、邱文彥立委辦公室在經費與行政的支持;國立東華大學、澎湖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東海大學、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單位專業講師的授課;加上快樂潛水、居福潛水、綠島潛水以及澎湖雛鳥工作室等大力支援水下技術訓練與安全戒護,都是必須讓我深深的一鞠躬,由衷的致上深如大海一樣的感謝。
百葉窗外的天空放晴了,潛水裝備、皮尺、紀錄板和相機準備好了嗎?同學們,我們下水囉~
準備好了嗎?同學們,下水囉!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研習學員在水下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陳昭倫提供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