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作者:胡采蘋(財經記者、現居北京)
討厭悲傷的氣氛,來說一些好玩的事情吧。
我是唸國立編譯館課本長大的一代人,而且是中國史地念得很不錯的那一種。我以為國立編譯館課本是大中國史觀的版本,我已經受到完整的大中國史觀教育了,可是住在北京六年,才深刻的認識到,台灣的中國,跟中國的中國有著根本的歧異。
事情的一開始跟關公有關。2010年我在極負盛名的《財經雜誌》工作,當時報導過一個可能鉅額虧損的投資案,同事問我,如果失敗會怎麼樣?我說這個人一定完蛋啊。編輯於是下了標題「XXX 敗走麥城」,表示這跟三國名將關羽最後在麥城敗戰、遭到斬首是相同處境。
我滿猶豫的,問編輯,「敗走麥城」在大陸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典故嗎?編輯說是,人人知道。我說在台灣就不是大家都知道,關於三國的成語典故很多,但「敗走麥城」不是。編輯們每天對文章進行政治審查,本來就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犀利的回答:「那是你們蔣介石敗走麥城吧。」惹得所有同事大笑(是的,蔣介石是人球爺爺,他們覺得是我們的,我們覺得是他們的)。
光是三國時代就有一大堆好玩的事情可說,例如諸葛亮在台灣是一個智勇雙全、鞠躬盡瘁的儒教偶像,可是在中國社會裡,諸葛亮更重要的意義是他成功的將漢族政權擴張至中國西南地區,漢化了四川、雲南,這就是一種大中國史觀。至今我到雲南旅遊,還會看到傣族人在桌上供奉孔明神位(桌上有兩個神明,孔明和毛澤東,兩神都有燒香)。
有一道很煩的歷史必考題是「三國魏晉有哪三場以寡擊眾的戰爭?」台灣學生都背過答案:官渡、赤壁、淝水之戰,但是中國同事就不清楚,還會疑惑的問我,為什麼硬湊這三個?我才發現,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特別喜歡少康中興、田單復國、光武中興這些失而復得、以小搏大的細節,其實那只是折射了蔣氏政權的歷史需求。
現在的中國社會並不強調這些,毛澤東時代主流的歷史偶像是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成璋,這是因為毛澤東同樣出身卑微,以農民起義的方式農村包圍城市、地方包圍中央,最終統一中國。毛澤東本人並且多次參與明史學者吳?的《朱元璋傳》寫作過程,因為在共和國初期重寫朱元璋,影射毛澤東的意味濃厚。
不過這件事情有一個悲慘的結局,吳?最後寫了一篇文章〈海瑞罷官〉,不幸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多次遭到群眾鬥爭圍毆。因為被揪住頭髮暴打,吳?自殺的時候頭上都沒有頭髮了(這是吳?女兒去收屍時說的)。是的,微調課綱也沒有告訴你,至今中國社會都沒有能力面對文革造成的傷害(台灣能夠面對二二八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香港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統一中國(其實就是統一台灣)議題再度成為政治焦點,中國第一個一統王朝秦朝重新登上主流論述,1999年導演陳凱歌拍了荊軻完全會想要先殺死陳凱歌再說的《荊軻刺秦王》;高圓圓主演的51集歷史劇《大秦帝國》成為21世紀中國投資最鉅的電視劇,一拍就是三部,而且可能繼續拍下去。
秦朝在台灣社會有著鮮明的負面形象,很難想像會有台灣廠商拿秦朝為商品命名;但是前年我在深圳車展上,赫然看到電動汽車廠比亞迪展出一款渾身亮光金色烤漆的(真正文字意義上的「閃得睜不開眼」)旗艦級電動車,車頭用篆字大大的寫了一個「秦」,當時我感到十分驚訝,華碩的禪系列(Zen)手機要是改成「秦」系列,應該會被大家幹譙至死吧。
儘管中共高層試圖重拾孔子信仰,因為中國在文革過後形成了一個信仰中空的社會,這些年快速暴富的過程中,「有錢」迅速成為主流價值,對社會穩定(仇富)、經濟升級(從賺快錢變成長期投資)都有不利影響;可是孔子真的很難推,商業世界裡「狼文化」才是主流,一次我在準備一家創業公司的採訪資料時,發現其他記者寫到這家公司最大的會議室被命名為「秦始皇室」(幸好最後我是走進了亞歷山大大帝會議室)。
我並不覺得台灣的文化就一定比較好(例如台灣人過於順從的性格在商業領域真的稍嫌吃鱉),但是台灣跟中國就是不一樣,微調甚至全調歷史課本都不可能彌合這種差異,以前不能,未來也不能。只有真正的面對現實,才能對現實有所助益。
身為一個重度歷史迷,我想鼓勵所有台灣學生更積極、多角度的閱讀中國歷史,甚至應該積極的到中國求學、居住,才能深刻體會台灣與中國的差異,理解台灣應對中國應該有哪些策略,幫助台灣更智慧的應對中國。與中國的相處是台灣無可逃避的現實,捏造一套自我想像的中國歷史無助於現實,逃避現實同樣也不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更好面對。
在我的高中時代,根本不會想到要站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歷史課本;現在的中國學生甚至全體中國人,也沒有這樣的權利。對歷史詮釋權的爭奪,本身就是反對中國大一統歷史觀的實踐,行動的本身,已經微調了歷史。
討厭悲傷的氣氛,來說一些好玩的事情吧。
我是唸國立編譯館課本長大的一代人,而且是中國史地念得很不錯的那一種。我以為國立編譯館課本是大中國史觀的版本,我已經受到完整的大中國史觀教育了,可是住在北京六年,才深刻的認識到,台灣的中國,跟中國的中國有著根本的歧異。
事情的一開始跟關公有關。2010年我在極負盛名的《財經雜誌》工作,當時報導過一個可能鉅額虧損的投資案,同事問我,如果失敗會怎麼樣?我說這個人一定完蛋啊。編輯於是下了標題「XXX 敗走麥城」,表示這跟三國名將關羽最後在麥城敗戰、遭到斬首是相同處境。
我滿猶豫的,問編輯,「敗走麥城」在大陸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典故嗎?編輯說是,人人知道。我說在台灣就不是大家都知道,關於三國的成語典故很多,但「敗走麥城」不是。編輯們每天對文章進行政治審查,本來就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犀利的回答:「那是你們蔣介石敗走麥城吧。」惹得所有同事大笑(是的,蔣介石是人球爺爺,他們覺得是我們的,我們覺得是他們的)。
光是三國時代就有一大堆好玩的事情可說,例如諸葛亮在台灣是一個智勇雙全、鞠躬盡瘁的儒教偶像,可是在中國社會裡,諸葛亮更重要的意義是他成功的將漢族政權擴張至中國西南地區,漢化了四川、雲南,這就是一種大中國史觀。至今我到雲南旅遊,還會看到傣族人在桌上供奉孔明神位(桌上有兩個神明,孔明和毛澤東,兩神都有燒香)。
有一道很煩的歷史必考題是「三國魏晉有哪三場以寡擊眾的戰爭?」台灣學生都背過答案:官渡、赤壁、淝水之戰,但是中國同事就不清楚,還會疑惑的問我,為什麼硬湊這三個?我才發現,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特別喜歡少康中興、田單復國、光武中興這些失而復得、以小搏大的細節,其實那只是折射了蔣氏政權的歷史需求。
現在的中國社會並不強調這些,毛澤東時代主流的歷史偶像是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成璋,這是因為毛澤東同樣出身卑微,以農民起義的方式農村包圍城市、地方包圍中央,最終統一中國。毛澤東本人並且多次參與明史學者吳?的《朱元璋傳》寫作過程,因為在共和國初期重寫朱元璋,影射毛澤東的意味濃厚。
不過這件事情有一個悲慘的結局,吳?最後寫了一篇文章〈海瑞罷官〉,不幸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多次遭到群眾鬥爭圍毆。因為被揪住頭髮暴打,吳?自殺的時候頭上都沒有頭髮了(這是吳?女兒去收屍時說的)。是的,微調課綱也沒有告訴你,至今中國社會都沒有能力面對文革造成的傷害(台灣能夠面對二二八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香港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統一中國(其實就是統一台灣)議題再度成為政治焦點,中國第一個一統王朝秦朝重新登上主流論述,1999年導演陳凱歌拍了荊軻完全會想要先殺死陳凱歌再說的《荊軻刺秦王》;高圓圓主演的51集歷史劇《大秦帝國》成為21世紀中國投資最鉅的電視劇,一拍就是三部,而且可能繼續拍下去。
秦朝在台灣社會有著鮮明的負面形象,很難想像會有台灣廠商拿秦朝為商品命名;但是前年我在深圳車展上,赫然看到電動汽車廠比亞迪展出一款渾身亮光金色烤漆的(真正文字意義上的「閃得睜不開眼」)旗艦級電動車,車頭用篆字大大的寫了一個「秦」,當時我感到十分驚訝,華碩的禪系列(Zen)手機要是改成「秦」系列,應該會被大家幹譙至死吧。
儘管中共高層試圖重拾孔子信仰,因為中國在文革過後形成了一個信仰中空的社會,這些年快速暴富的過程中,「有錢」迅速成為主流價值,對社會穩定(仇富)、經濟升級(從賺快錢變成長期投資)都有不利影響;可是孔子真的很難推,商業世界裡「狼文化」才是主流,一次我在準備一家創業公司的採訪資料時,發現其他記者寫到這家公司最大的會議室被命名為「秦始皇室」(幸好最後我是走進了亞歷山大大帝會議室)。
我並不覺得台灣的文化就一定比較好(例如台灣人過於順從的性格在商業領域真的稍嫌吃鱉),但是台灣跟中國就是不一樣,微調甚至全調歷史課本都不可能彌合這種差異,以前不能,未來也不能。只有真正的面對現實,才能對現實有所助益。
身為一個重度歷史迷,我想鼓勵所有台灣學生更積極、多角度的閱讀中國歷史,甚至應該積極的到中國求學、居住,才能深刻體會台灣與中國的差異,理解台灣應對中國應該有哪些策略,幫助台灣更智慧的應對中國。與中國的相處是台灣無可逃避的現實,捏造一套自我想像的中國歷史無助於現實,逃避現實同樣也不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更好面對。
在我的高中時代,根本不會想到要站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歷史課本;現在的中國學生甚至全體中國人,也沒有這樣的權利。對歷史詮釋權的爭奪,本身就是反對中國大一統歷史觀的實踐,行動的本身,已經微調了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