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nfo.org.tw/node/21925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0b74f99504-EMAIL_CAMPAIGN_2019_07_26_02_54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0b74f99504-84956681
一杯部落咖啡,喝出合作社的突破與侷限
文:陳怡樺(第7屆社員代表);攝影:陳郁玲
一杯來自屏東的咖啡如何飄香全台,又如何在10年內,從零星種植到每年超過1萬噸的收購量,還接下夏威夷、新加坡、香港的訂單?
「最近正在幫高雄科工館策展,看以前的照片,當時的記憶都跑回來了。」華偉傑回想2009年莫拉克風災半年前,他剛從英國學成回台,已在台中朝陽科技大學謀得教職,被時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姑丈顏和找回吾拉魯滋部落幫忙賣咖啡。為了讓族人覺得是「玩真的」,華偉傑成立了取自「茂盛繁泰武鄉」為意的茂泰行銷公司。豈料,莫拉克颱風來襲,泰武村經歷第四次遷村,從原本的大武山登山口處南遷至萬巒鄉台糖新赤農場的永久屋基地,定名為「吾拉魯滋」。
與部落息息相關的合作社
「永久屋基地和過去的生活環境完全不同,如何讓村民安居樂業是首要任務。」雲林古坑咖啡異軍突起,讓泰武村民發現身處的滿山遍野都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咖啡樹。政府、企業與社福團體援建時問,「你們需要什麼產業?」幾番討論後,確定以咖啡為主要產業。「部落長輩們有遠見。」在原民會建議下,朝向成立原住民生產合作社。2013年1月,屏東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完成立案,華偉傑接下合作社經理一職。
「成立合作社,是我們和其他部落最大的不同。」華偉傑認為,合作社發揮了接收資源、整合生產者、統一製程等功能,甫成立就標下「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銷中心」的經營權。
有感於原民學生多選讀農、工、護理、教育等科系,合作社透過公益金作為獎學金,鼓勵部落大學生選讀管理、工程、文創觀光等,彌補部落缺乏的專業人才;另以品性操守作為國中小獎學金評比方式。華偉傑談到,讓孩子從小知道合作社的存在不只是為了部落產業,也為了教育,與族人生活息息相關。
如今,泰武留住人才有成,越來越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回部落,留在合作社工作。2013年起,合作社申請勞動部培力計畫營運產業館,服務項目從原本的田間管理、產業館營運,增加了電商、觀光工廠與導覽,業務日趨穩定。
當合作社的發展走到十字路口
細數泰武咖啡的事業型態轉變,「先成立茂泰行銷公司,創立咖啡品牌『卡彿魯岸』,接著是合作社籌設,之後再成立生技公司處理咖啡豆延伸產品。」他無奈談到,當時要申請原民會獎勵創新研發補助,「合作社」卻資格不符,因主管機關認為合作社是原民就業單位,所以改用「生技公司」提出申請。此外,以合作社參加外貿協會計畫時也碰壁,改用公司申請。華偉傑認為,合作社是農企業,咖啡農是事業體的根本,經營上,合作社和公司兩種形式各有優勢和用途,互利也互補,串起泰武咖啡從生產、製造到銷售整條產業鏈。
「合作社和公司不一樣,有好處,也有麻煩。」華偉傑深知,不論股金多寡,一人一票是合作社的根本精神。但實際運作後容易出現「職業社員」,使社務運作出現遲滯。華偉傑語帶保留談到,以社內決策節奏,大大不利新創事業發展, 設備更新、教育訓練、薪資調整等費用更是不足。近年來,「社會企業」成為顯學,他坦言,希望能將合作社轉型成股份有限公司制的社會企業。
回到屏東市區,嘗試換著角度想,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目前的發展,也許正如電影《蝙蝠俠》經典台詞:「我的外表底下是誰並不重要,我的所作所為才是關鍵。」在合作社和公司兩種截然不同的事業體分工互補下,將泰武咖啡農辛苦的成果銷售出去,讓部落人才留下來,是根本且重要的事。
【小檔案】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 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
社員數 29人
成立時間 2013年1月15日
股金
一股100元,最低認購100股,股金上限6萬元,總股金48萬5000元。
服務項目
咖啡樹苗買賣;咖啡生豆、禮盒、加工品等銷售;咖啡豆代客烘焙;農產品包裝行銷、展售會活動規劃;族群傳統文化創意產品買賣。
成立時間 2013年1月15日
股金
一股100元,最低認購100股,股金上限6萬元,總股金48萬5000元。
服務項目
咖啡樹苗買賣;咖啡生豆、禮盒、加工品等銷售;咖啡豆代客烘焙;農產品包裝行銷、展售會活動規劃;族群傳統文化創意產品買賣。
※ 本文轉載自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9年7月,18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