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雜唸:此篇文章是,轉載於『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郵件中,是有關於全球自然生態與環保等等議題的相關資訊分享~~。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也要不吝惜的分享出去喔!喜願妳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如意順心!~~~
※※※※※※※※※※※※※※※※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陳慶鍾、陳忠峰;剪輯:陳忠峰
澎湖隘門沙灘上,進行著一場環評審查的現場勘查,環評委員沿著墓區、防風林走上堤坊,觀看沙灘,環視整個開發區域。一路上,環評委員針對開發必須遷移墳墓和砍除防風林,提出問題。
隘門沙灘開發案,由澎湖風景管理處提出,規劃隘門沙灘和周遭區域共約12公頃土地,要以BOT的方式開發,計畫興建60間VILLA和至少140間房的國際飯店,經營期限40年,政府每年收取土地租金與經營權利金,大約40萬元。這個開發中,4.6公頃的餐飲住宿區,需要砍除2公頃的防風林(估計約2184棵樹木),引發破壞生態的疑慮。
初步勘查完成,進入審查程序,意味著BOT案正式啟動。但是位於沙灘後方的隘門村落,卻不清楚整個BOT案的內容,他們擔心,開發將會對村子帶來衝擊。
隘門沙灘是村民親自整理出來的,這段居民守護沙灘的故事,成為澎湖美談。曾是重要推手的前村長李天育說,之前隘門沙灘被挖得坑坑洞洞,成為垃圾傾倒地,髒亂景象,沒人敢來。李天育邀集村民動手整理,填平坑洞,移除垃圾,接下來就是設立防風網,讓沙子不會被東北季風吹走。
為了保持沙灘整潔,村民還自行改裝設計推土機,方便清理沙灘,並以保護沙灘為前提,發展觀光活動,但是,澎湖風管處依舊不顧居民心意,推出更大規模的開發案,引發居民對村落安全的疑慮。
面對BOT開發案的出現,村民擔心,支持與反對開發的意見對立,會讓這個寧靜村落,陷入重大分裂。澎湖其實擁有許多旅館、民宿,遊客住宿空間相當充足,許多民宿業者不解,政府為何不輔導當地業者,一心只想引進外來財團。
吳雙澤是澎湖人,為了在故鄉發展,返鄉經營民宿,還籌組了海洋公民基金會守護故鄉。隘門沙灘BOT案出現,他四處尋求協助,陪著村民到台北參加環評初審,許多環境保護團體也前來聲援。
初審會議上,開發規劃公司人員說明,開發計畫是配合大小三通,規劃一個兩岸觀光的休閒基地。澎湖風景管理處表示,傳統旅遊無法創造鉅額利益,所以必須走向精緻化、高價化,打造豪華渡假園區,吸引高消費力遊客,才是提升觀光的不二法門。
面對政府推動BOT的心態,吳雙澤提出澎湖有太多BOT失敗的案例,政府必須有所反省。與會專家鄭明修則警告,當地曾有颱風危害,旅館緊鄰沙灘興建很危險,更何況旅館建築地點,又是地勢最低的地方。
最後環評委員以選址有危險,和未獲居民共識為由,決議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更多項目。但是11月14日,澎管處宣布撤回BOT開發案,希望妥善規劃後,重新思考發展模式。
隘門沙灘停止開發,但是未來命運依舊渺茫,當居民對願景失去共識,政府執意財團開發,隘門沙灘可能永遠面臨開發危機。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