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nfo.org.tw/node/22030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3128656d9c-EMAIL_CAMPAIGN_2019_07_26_02_54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3128656d9c-84956681
燃燒的未來 大人們該負責的全球暖化
公視記者 張岱屏 李慧宜 顏子惟 葉鎮中 許中熹
2019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飆破415ppm,是人類在地球出現以來的最高紀錄。氣候變遷受害的是年輕人的未來,9月20日,全世界約150個國家的學生、上班族,響應瑞典少女桑柏格的號召,發起罷工、罷課,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台灣的碳排放在全世界排名第22,排放量相當可觀,面對全世界新生代發起的氣候運動,政府、企業與民眾又該如何面對,積極減碳?
暖化帶來的效應,持續在世界各地發威。2019年7月,氣溫再次打破紀錄,歐洲遭逢熱浪襲擊,包括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都出現40℃,甚至42℃以上的高溫。熱空氣往北極圈蔓延,格陵蘭7月的總融冰量達到1970億公噸,比往年高出三倍。光是7月31日這天,就融掉了110億公噸,直接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超過0.3公分。
台灣都會區近年來高溫的天數也持續增加。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台北市是全台高溫日數增加最多的都會區。兩千年前,台北市超過35℃的天數,一年平均只有20多天,現在卻高達70多天,未來全球暖化加上熱島效應,高溫破40℃指日可待。因為氣溫上升, 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所導致的死亡率也會增加,都市將越來越不適合居住。
氣溫上升,雨量分布也越來越兩極。都市與沿海低窪地區淹水的場景,年年上演。從台灣過去60年的降雨資料來看,平均年雨量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豐水跟枯水年的雨量差距,是50年前的兩倍。近年來不但豪大雨增加,颱風也越來越強烈。
氣候變遷也衝擊著農業生產。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梨山地區,是溫帶水果生產地,近年因為暖化,果樹產量大減,許多農民砍掉果樹改種蔬菜。降雨越來越集中,乾旱期卻越來越長,每年2、3月是一期稻作插秧的時節,今年初因為久旱不雨,灌溉用水不足,中部后里地區的農民無法插秧,秧苗商只能眼睜睜看著秧苗乾死。
春耕時期缺水,到了夏季,南部又連續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雨,小黃瓜、胡瓜等農作物禁不起雨水襲擊,葉子枯黃。高雄美濃農民黃新華務農20多年,他說過去一分地小黃瓜產量有6000台斤,這幾年遇到大雨等氣候因素,產量減少一半。另外為了克服病蟲害,農民必須更頻繁使用生物農藥等農業資材來搶救,成本增加了一到三成。成本增加、生產量減少,市場價格卻不見得能反映成本。面對越來越高的風險,農民必須不斷尋找更適合的品種。
沿海地區的養殖漁業也遭遇挑戰。彰化、雲林等地,這幾年文蛤死亡率居高不下,台南七股養殖環境相對良好,但今年7、8月的強降雨,因為鹽度不夠,文蛤大量死亡。台61線以東區域死亡率高達八成,以西換水比較容易的地區,死亡率也高達五成。當地養殖漁民表示,在極端氣候下,未來能養殖的區域可能會越來越少。
不只是農漁業的危機,海洋生態也面臨威脅。溫室氣體排放不但造成氣候變遷,也導致海洋酸化。研究人員發現,這對貝類、海膽、珊瑚等倚靠碳酸鈣組成外殼的物種,衝擊最大。在海水酸化與暖化的雙重影響下,許多海洋生物包括軟絲、烏賊等的胚胎,還有介殼的浮游動物將難以生存,導致海洋生態從基礎上崩潰。
從高山、平原到海洋,從農村到都市,地球上每個地方、每個人,都無法逃離暖化造成的影響。但不公平的是,窮人或弱勢族群在面臨極端氣候時,往往受到更大的傷害。
為了減緩暖化危機,2015年世界各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希望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增溫控制在1.5℃到2℃以內。巴黎協定通過,許多國家也自主提出減碳承諾。但是至今,全球碳排放非但沒有減少,還快速增加。2018年,全球碳排放比起前一年,增加2.7%,是七年來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大氣中二氧化碳也以每年2到3ppm的幅度往上增加。以這樣的速率來看,目前的升溫趨勢,仍然是往最糟糕的方向,4℃的幅度前進。
台灣的排碳量在全球排名第22位,不過近十年來並沒有增加的趨勢。巴黎協定後,台灣也提出了自主減排的承諾(INDC),宣示在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比2005年減少20%,2050年再降低到2005年的50%以下。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表示,這個目標相當於要將人均排放量降到5公噸左右,這個目標與巴黎協定要達到的2℃,2050年全球人均排放量要下降到1.7公噸,還有很大的差距。
台灣六成的碳排放來自工業部門。根據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台灣前十大排碳企業包括台塑、中鋼台化等,排碳量占了總量的37%,這些排碳大戶是減碳關鍵。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指出,目前政府對這些高耗能產業訂定的能源效率標準,恐怕太過寬鬆,因此過去幾年工業部門的節能投資,並沒有顯著增加,未來應該再提高產業的能源效率。另一方面,塑膠、鋼鐵水泥等產業是排碳大戶,減少這些原物料的使用,也可以削減耗能產業的排放量,這部分可以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對產業減碳做整體的規劃。
趙家緯指出,根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台灣可以實施二氧化碳總量管制與交易,但時程卻是到2025年,跟鄰近的日、韓、新加坡等國相比,時程太過緩慢。要讓大企業和社會大眾有更積極減碳的動力,課徵碳稅與能源稅是最有效的方式,政府在這方面卻遲遲沒有進展。
現在不積極減碳,未來的風險與代價會更大。要達到減碳目標,政府應該盡速規劃能源稅、碳稅等制度,讓排碳大戶負起該負的成本。大人們也該負起責任,不要留給下一代一個燃燒的未來。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燃燒的未來】
9/23(一)22:00首播
9/28(六)11:00重播
9/28(六)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