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nfo.org.tw/node/215078?fbclid=IwAR19yvTNdg8DtKjgJMRpfOlTPkOMkc9gW7Fr-Qr0QjR5b3hUR5oBSHIyLWU
別再說地狹人稠 美專家:台灣2050可實現100%綠能 且成本不高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再過四天,24日全國公投就要上場,16案的「以核養綠」[註]究竟能不能「養綠」成為爭議焦點。美國史丹佛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雅各布森(Mark Jacobson)20日透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表給台灣的公開信,強調台灣能夠以低成本達成2050年100%再生能源,而核能成本高、建造時間久,並非減緩氣候變遷的選項。
雅各布森透過視訊親自回答媒體,他說明100%再生能源還能大幅減低空污、增加就業機會、減少50%用電量。台灣「地狹人稠」並不是問題,隨著漂浮式離岸風電的發展、與太陽能板效率的倍數提升等,土地需求與生態衝擊都會降低。
成本只有1/4-1/8 100%再生能源沒想像的貴
雅各布森是知名空污、能源議題專家、美國能源部諮詢委員。2015年他以全美各州100%再生能源的研究獲得科薩雷利獎(Cozzarelli)。2017年,他將這項研究延伸到全球139國,結果顯示台灣可以「低成本」在205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
雅各布森表示,研究發現台灣100%再生能源可行,且能穩定供電、創造24萬就業機會、幾乎完全消除境內空污、並保障能源安全。
在成本部分,研究顯示2050年再生能源成本與化石燃料成本相近,每度約10美分(約台幣3.4元)。但使用化石燃料要外加每度30美分的健康與氣候成本,因此,再生能源成本只有化石燃料的1/4。
雅各布森解釋,不只如此,轉型到再生能源後,用電量可以減半,等於再生能源只有傳統能源成本的1/8。
「幾乎不用額外努力就可以省下50%」,他分析,不再開採與運輸化石燃料與鈾礦能省13%。以電力高效率取代傳統內燃機可省23%、冷暖氣改用熱泵省16%,三者共52%。如果更積極一點,從提升能源效率著手,還可再省7%,總計省下59%的能源。
台灣「地狹人稠」?高科技效率高、往離岸發展
對於台灣最在意的「地狹人稠」,雅各布森強調,浮動式離岸風力發電發展迅速,以後風電不限近岸淺水區,土地限制與生態影響更會減少。台灣在屋頂太陽能的發展還很少,這是現在就能做的,更不用說太陽光電效率已經比過去提升50%,再過幾年還會提升50%。
這份研究也提供不同情境下的能源用量配比,其中一例為陸域風電2%、離岸風電22%、地熱29%、水力1%、住宅屋頂太陽能10%、商業與公有建物屋頂太陽能5 %、電網級太陽能31%等。雅各布森強調,配比並非絕對,可隨產業發展調整。
雅各布森重申,無論從成本或時程來看,新建核能電廠都不是減緩氣候變遷的選項。上週最新研究才揭露新建核電廠每度成本是太陽能與風電的4-5倍。新建核電廠耗時10-19年之久。以美國為例,目前只有一座新建中的核電廠,時程延後且超出預算,英國有相似困境。
綠色和平批「以核」不會「養綠」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李之安指出,從再生能源占比超過20%的國家地區可知,再生能源可藉由風力、太陽能、地熱、水力、儲能的調配,讓所有時段供需平衡。而根據雅各布森的研究,台灣要在2050年達100%再生能源僅需3.77%的土地,每度電均化成本約台幣3.4元,對比目前每度電2.5元,土地需求與差價都沒有想像的大。
李之安批,「以核養綠」散播再生能源不實訊息,讓民眾產生誤解,拖慢台灣再生能源的動能;忽視國際能源轉型,還要增加核電到20%,讓再生能源只有10%,足以證實「以核」不會「養綠」,這也是綠色和平堅持不同意 16號「以核養綠」公投案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