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論壇 - 人之途~~》




老妖雜唸:此篇文章是,轉載於『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 Enviro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TEIA) – INFO.org)』的郵件中,是有關於全球自然生態與環保等等議題的相關資訊分享~~。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也要不吝惜的分享出去喔!喜願妳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如意順心!~~~


※※※※※※※※※※※※※※※※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開路,不是文明的象徵,而是文明走向廢墟的第一步。開了路,文明就藉著工程鋪面望前走,走向不可逆的盡頭,除非災難將路歸零。
1960年代,信仰科技與進步的現代主義發展潮流,為了迎合汽車交通的持續成長,開創出「公路的世界」的公路建設黃金時期,這是人定勝天的極致展現,也是自然與人文夢魘的開端。在台灣,這齣證明人類偉大的荒謬劇,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提出的環島公路網計畫忘情上演,以綿密的公路包圍並割裂台灣島,創造當代「公路的島嶼」。
不同的是,「公路的世界」早在1960年代即在西方文明中遭遇挑戰、抗爭與反省,而台灣到了2012年,「環島公路網」竟仍是揮不去的幽魂。全台唯一未經公路建設踐踏殘存的阿塱壹,已遭台26線(旭海至南田路段)道路工程劃過。開路的唯一目的是「環島公路網」,美其名的虛假理由是均衡區域發展或促進地方發展,這是幽魂邪惡之所在。
地方發展是社會共識,但不應與開路混為一談。地方發展應有整體思考,全盤分析願景、目標與問題、構想,才能明列可行的方案,並進行自然、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各面向的規劃與評估。交通建設的確可能是策略選項之一,但前提是釐清地方發展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地方發展當然不會(也不應)摧毀發展的根本、瓦解發展的基盤,那叫做地方崩解而非地方發展。
更何況,過往的研究與現實經驗明白告訴我們,開路將因過路性的交通反造成地方發展的極化現象,就是強勢的地方愈強,弱勢的地方愈弱。因此,開路不僅不等於地方發展,更不會促進地方發展。果真如此,那麼開路的工程利益就成為地方政經勢力強要開路的唯一利基,地方民眾則在政治操作(開路是發展的「唯一解」)下,路尚未劃過,就先被割裂。蘇花高、蘇花改的爭議殷鑑不遠。
在文明的價值反思以及氣候變遷的常態災難下,台灣公路單位最該做什麼事?如果還是50年如一日的環島公路網,那就是病態了。
當代台灣社會亂象、環境災難與人性的沈淪成正比。台26線貫穿阿塱壹,不僅是工程至上輾斷當代根柢,更是眼前利益耗盡世代選擇。我們已葬送掉多少自然根系與文化花朵,難道連僅存的最後未來都要埋葬?
走進阿朗壹,是走進山與海的呼喚,是回歸人性與靈魂的原鄉。保留阿塱壹,是保留一條穿越過往與未來的時空長廊,是搶救人的心靈與人地的關係,讓台灣人重新定位自我,向自然低頭、向土地認同、向生命皈依。阿塱壹才是真正的「人之途」。
2012年1月18日,屏東縣政府將召開「阿塱壹自然保留區」審議會議,祈請天地、眾神以及眾人的善願力,護持阿朗壹。

※阿塱壹的關鍵時刻,請你站出來!
自然保留區審議會 1/18(三)上午9點-12點,地點:屏東縣政府!
我不缺席,我到現場:報名網站:http://alangyi.blogspot.com

※※※※※※※※※※※※※※※※



沒有留言: